阿比讓港擴建后,運營效率將大為提高,科特迪瓦的進出口貿易也將更加活躍。圖為阿比讓港口的集裝箱碼頭。
展開地圖,一連串的港口點綴在西非海岸。科特迪瓦的阿比讓港口是該地區第一大港口,中國企業正在對這個歷史悠久的港口進行現代化升級。未來,阿比讓港將以嶄新的面貌、良好的設施促進科特迪瓦乃至西非地區的貨物流通,助力快速發展的當地經濟駛上“高速路”。
吞吐量將達122萬標準箱
阿比讓坐落在埃布里耶潟湖湖畔,被稱為“科特迪瓦臍帶”的弗里迪運河將幾內亞灣與潟湖連接在一起,阿比讓港口和城市得以興盛。該港口也是西非第一大港、撒哈拉以南非洲第二大港。近年來,科特迪瓦經濟保持9%左右的高速增長,阿比讓港已經不能滿足經濟發展的需要。
記者乘快艇在埃布里耶潟湖看到,碼頭邊停靠著大大小小的船只,岸上堆滿了貨物。在不遠的地方,一艘半潛駁船正準備將一個3200噸的沉箱放入水中。另一側,世界領先的萬方耙吸船正在作業。在廣闊湖面上的這些船舶,正是參與阿比讓港口擴建項目現場施工的船只。
中國交通建設股份有限公司所屬的中國港灣負責阿比讓港的擴建項目。據中國港灣西部非洲區域公司副總經理王廣生介紹,阿比讓港擴建項目合同金額約9.3億美元,由中國進出口銀行提供85%的買方信貸,是目前中國政府向科特迪瓦提供的單筆金額最大的政府框架項目。項目將挖深并拓寬弗里迪運河,建設一座現代化的集裝箱碼頭和一座滾裝碼頭。新碼頭泊位岸線總長1800多米,堆場面積共計57.5公頃。該項目從2015年11月開工,預計將于2019年7月完工。他表示,目前項目已經完成了1/3,進度超過預期。
王廣生說,阿比讓港擁有非常優越的自然條件,從運河進入潟湖后便是風平浪靜的開闊水域,碼頭岸線長,水也非常深,經過擴建后,未來阿比讓港將穩坐西非航運樞紐的位置。該港將能夠停靠15萬噸級的船舶,包括世界上最大的集裝箱船,未來10到20年,其西非第一大港的地位都無法撼動。該港的集裝箱吞吐量將從目前的60萬標準集裝箱增長至122萬標準集裝箱,大大提高港口運營效率和通關效率,降低企業成本,有利于腹地企業的進出口和經濟發展。
來自阿爾及利亞的項目咨詢工程師梅哈茲尼·艾哈邁德向本報記者表示,工程進展和質量“非常棒”。他認為,老舊的港口已經無法滿足經濟發展的需求,該地區有非常巨大的基礎設施建設需求。“來自中國的資金支持和合作讓這些基建計劃得以實現,”他說,“中國的資金和技術滿足非洲基礎設施建設的需求,將幫助非洲真正發展。”
商業繁榮令所有人受益
“這將是我們國家邁出的一大步。”科特迪瓦工程師杜穆·喬蘇向本報記者表示,能夠在科特迪瓦最大的項目工作感到非常驕傲,因為這一項目完成后,阿比讓港將成為科特迪瓦經濟發展的一張王牌。“這會給我們國家經濟帶來巨大變化,科特迪瓦將變得更加發達,商業將更加繁榮,進出口貿易將更加活躍,所有人都將從中受益。”
中國駐科特迪瓦大使館經濟商務參贊孫亮向記者表示,中國和科特迪瓦的經貿合作以大型基礎設施項目為主,為當地提供了港口、公路、電力等方面最急需的設施,解決當地經濟發展的基礎問題,科方對此非常感激。孫亮認為,阿比讓港擴建項目將突破制約當地經濟發展的瓶頸,同時還將帶動阿比讓以及周邊地區和國家的發展。
據統計,科特迪瓦海關90%的收入來自阿比讓港,港口附近云集了該國60%的工業企業。王廣生介紹說,阿比讓港創造了該市30%的國內生產總值。阿比讓港港務局統計顯示,2015年,該港吞吐量為2193萬噸,但已經趨于飽和,導致費用高昂,中轉量少。科特迪瓦經濟發展需要物流的支撐,阿比讓港口擴建能讓科特迪瓦的農產品更好地銷往世界各地,讓貨物更快地進入西非市場,“鋪設一條通往幸福的路,讓民眾享受發展的實惠”。
阿比讓港在西非地區有較強的輻射能力,馬里、尼日爾、布基納法索等內陸國70%的進出口貨物需經過該港。目前,西非沿海各國港口之間也在相互競爭,都想成為薩赫勒地區的出海港。該項目建成后將大大提升阿比讓港的競爭力,使其在競爭中占得先機。
阿比讓港未來將成為科特迪瓦經濟騰飛的重要依托。科特迪瓦交通部部長加烏蘇·杜爾表示,阿比讓港具有重要的歷史地位和現實意義,中國公司將為科特迪瓦交通事業的騰飛貢獻力量。科特迪瓦總統府秘書長庫利巴利表示,中國大力支持科特迪瓦現代化建設,是科特迪瓦的最重要伙伴之一,他向中國政府和人民表示衷心的感謝。
授人以魚,同時授人以漁
在沉箱預制場,一個個高19.5米的巨大沉箱整齊排列,等待用半潛駁船運到作業現場。整個27公頃營地井然有序,無論是船舶、機械設備,還是起重設備、現場醫療設施,都完全實現標準化。整個項目共有陸上設備156臺,船舶50多艘,所有設備、船機都是從中國進口。王廣生介紹說,這一項目在當地有著非常大的影響力,當地民眾非常關注,有望在西非打造“中國制造”最閃亮的品牌。
中國公司為當地創造了600多個就業崗位,間接提供1000到2000個就業崗位。中國工程人員還對非洲同事進行培訓,傳授技術。“中國公司是很開放的,我們把技術帶給對方。”王廣生說,不但授人以魚,還要授人以漁,充分給當地發展提供技術支撐。未來這些當地員工將成為專業性強的港口建設人才。
與此同時,中國港灣還提出“我們是一家人”的概念,積極幫當地修建學校、幫村民修路,把自己當做科特迪瓦的一員,為當地經濟社會發展作出貢獻。這些活動也得到當地村民的認可,從而實現和當地百姓的共贏。
在走訪中,有一個故事讓人印象深刻。去年9月,項目司機卡瑪蓋特的妻子難產,被送到醫院,需要進行緊急手術,但50萬西非法郎(1元人民幣約合90西非法郎)的手術費讓他犯了難。沒有辦法的他來到公司,希望提前支取工資。得知情況后,中國同事紛紛捐款,很快就湊足了手術費。卡瑪蓋特激動地向記者說,這筆捐款保住了他的妻子,也保住了他的家庭,讓他感受到中國同事真把他當做一家人。
中國駐科特迪瓦大使館臨時代辦錢麗霞向本報記者表示,中國和科特迪瓦合作集中在基礎設施建設領域。包括阿比讓港口擴建項目、蘇布雷水電站、阿比讓—大巴薩姆高速公路、阿比讓供水二期、全國電網改造、通信基礎設施等項目,都將對科特迪瓦國民經濟作出巨大貢獻。